学者综合症by千萌

作者:千萌  录入:11-05

优化完成,机体重新组装,韦乐言连接仪器,开始磁鞘层模拟。
模拟结果被同步传送到辛从南的办公室这边,刘玉珍和众研究生看着数据一脸震惊:“离子束干扰降低41%,寿命测试跑满了2400小时,比理论值还多了300小时。”
辛从南则看着监控里,顾玺那张年轻却异常沉稳的脸,又看了看操作台上,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被攻克的无壁霍尔推进器。
在某个瞬间,被一股新生的力量狠狠地震撼了。

第71章
韦乐言的个人实验室中, 顾玺的指尖划过显示屏上复杂的磁鞘层模拟曲线,最后停在一组完美闭合的波形上,对身旁的韦乐言嘱咐道:“乐言, 这里的参数分析还需要再细化一些。记住刚才优化的内容,改完论文再提交, 确保没有遗漏。”
韦乐言点点头,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着, 心想:“数据已经很完美了……不过顾玺说的一定没错……”
就在这时,墙上的通讯器突然发出“滴”的一声轻响,紧接着传来了导师辛从南浑厚的声音:“顾玺, 韦乐言,现在来我办公室一趟。”
两人对视一眼, 顾玺收拾好桌面上的工具, 韦乐言还在敲击键盘,不太想理导师。
顾玺收拾好桌面, 关闭仪器后, 拉起韦乐言:“走吧乐言,带我去见你的导师。”
他知道辛从南的办公室在哪,但此时肯定要装做不认识路。
因为是顾玺的要求,韦乐言才愿意带路。他也不懂敲门礼仪,直接推开轨道动力学研究室的门。
“不好意思打扰了……”顾玺跟在韦乐言身后进门,话说到一半,才发现研究室里的人都没在干活,所有人站在门口处,用充满复杂的眼神看着他。
顾玺:“……??”
这和他前世的场景不一样?
“嗯……你们这时间段……是在休息吗?”这也不是中午呀?不忙吗?
被顾玺提醒,众研究生才想起手头还有一堆工作,哪有时间在这好奇, 赶紧跑回各自的工位。
顾玺此时才看到韩漓和柏瑾之,他有些意外,还以为他们在外面参观,没想到也被带来了。遂笑着打招呼:“韩哥,瑾之,参观完了吗?好玩吗?”
韩漓点点头,意味深长的看着顾玺:“挺刺激的。”
柏瑾之拿着相机给顾玺拍了几张照,说:“看到了很多特别的画面。”
顾玺眨眨眼,目光转向墙上的大屏幕,上面显示的是他们刚才做磁鞘层模拟的数据。
顾玺也不惊讶,他早就知道这边能同步韦乐言实验室的数据了。
“乐言,过来一下。”辛从南坐在办公桌后朝韦乐言招招手,待韦乐言走到跟前,辛从南温和地问:“无壁霍尔推进器既然已经攻克,怎么不先告诉老师?”
韦乐言张了张嘴,大脑开始飞速运转,试图将自己的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但阿斯伯格综合症使他的语言能力变得有些混乱,说出的话也变得断断续续:“顾玺教我……调整磁场梯度……约束等离子体……喜欢顾玺……送礼物顾玺不走……”
辛从南耐心地听着,多年的相处让他早已习惯了韦乐言的表达方式,能够从那些破碎的词语中捕捉到关键信息。
大意听明白乐言的意思是顾玺教了他,喜欢顾玺,想把无壁霍尔推进器的成品当礼物送给顾玺,也许他一高兴就不走了?
辛从南忍不住在心里嘀咕:好家伙,一句话里三个顾玺,这小子对顾玺的依赖还真是不一般。
他没有在韦乐言的表达方式上纠结,而是挥了挥手,让他先退到一边,然后将目光转向了一直安静站在一旁的顾玺:“顾玺,你过来。”
顾玺从容地走到办公桌前,与辛从南对视。他的眼神平静而沉稳,没有丝毫的慌乱。
“你是怎么想到改进无壁霍尔推进器的?”辛从南的语气严肃,目光锐利如鹰:“这个改进点非常关键,甚至超出了目前很多主流研究的思路,你是怎么想到的?”
顾玺早已料到会有此一问,他神色坦然地回答:“之前看过一些相关的技术论文,对现有的无壁霍尔推进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然后尝试从等离子约束的角度切入,做了一些模型推演,就想到了这个改进方向。”
顾玺可不是胡说,哪怕有前世记忆,他也不是什么技术都参与的,何况无壁霍尔推进器前世早就被祈天语研究出来了。
他是自己找了相关论文后,在脑中构建模型,攻克后,才指导祈天语的。
“哪些论文?”辛从南紧追不舍,想要验证顾玺的说法。
顾玺没有丝毫犹豫,张口就准确地报出了几篇霍尔推进器领域的SCI论文名称、作者以及发表年份:
“《Journal-of-Propulsion-and-Power》20XX年第3期的《无壁霍尔推进器磁鞘层稳定性研究》,《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20XX年第5期的专题综述《霍尔推进器无壁化技术进展》,还有AIAA去年发布的《先进推进技术白皮书》中关于无壁霍尔推进器的部分章节。”
他不仅报出了论文的基本信息,甚至还能准确地说出其中一些关键观点和存在的不足,语气流畅自然,仿佛这些内容早已烂熟于心。
辛从南闻言,立刻在电脑上进行检索,调出了这几篇论文的摘要和关键内容。
办公室里一时间只剩下键盘的敲击声和纸张的翻动声。
——办公室里的研究生们都竖着耳朵在偷听,电脑前的人赶紧偷偷检索论文。
韩漓和柏瑾之也停止了交谈,目光全都集中在顾玺身上,眼神中充满了惊讶和好奇。
“就凭看了这些论文,你就能想到旋转磁势垒的方法?”辛从南检索完论文,抬起头看向顾玺,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要知道,无壁霍尔推进器是一个公认的难题,很多科研团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未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而眼前这个长得好看的未成年人,竟然声称只是通过看论文和自己思考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基至只是个唱歌的?!
顾玺微微颔首,语气平静却充满自信:“我在脑子里建立了数学模型,然后反复进行了验证和推演。其实原理并不复杂,只是需要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原理并不复杂……?!”
一时间,刘玉珍等研究生神色复杂。
辛从南沉吟片刻,从抽屉里拿出一支水性笔,迅速在墙上的白板上面,写下几个复杂的公式:“来,解释一下这个边界条件该怎么处理。”
顾玺接过辛从南递来的笔,毫不犹豫地在白板上写下了详细的推导过程。
他的笔尖在白板上划出流畅的轨迹,每一个步骤都清晰严谨,逻辑严密。
韩漓、柏瑾之、韦乐言、刘玉珍……等人不由自主走到了白板前,紧紧盯着上面的推导过程,眼睛里闪烁着或惊讶或佩服的光芒。
接下来,辛从南又接连抛出了几个非常专业和刁钻的问题,涉及轨道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等多个领域。
顾玺一一从容应对,不仅给出了准确的答案,甚至还能指出其中一些问题描述中存在的细微纰漏。
随着问答的深入,办公室里的气氛变得越来越微妙。
辛从南的问题越来越深入和复杂,而顾玺的回答却始终游刃有余,展现出了远超他年龄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
“如何在推进器内部集成微型传感器阵列……”辛从南突然停下了考教。
顾玺的眼神始终专注而坚定,仿佛蕴藏着无尽的智慧。
没有疑问的必要了。
“你现在……是高中生?”他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难以置信和震惊。
“是的,辛爷爷。”顾玺放下笔,礼貌地回答:“明年就上高二了。”
辛从南靠在椅背上,久久地凝视着顾玺,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欣赏,有难以言喻的激动,还有些遗憾。
这么好的苗子,竟然还在高中阶段,意味着他至少还要等两年才能进入大学。
哪怕自己愿破格录取研究生,也需要顾玺提供个人科研成果及工作业绩报告,这不是高中生能给得出的资料。
他深吸一口气,身体前倾,认真地问顾玺:“那你以后想上哪所大学?想学什么专业?”
他已经在心里盘算着,如何才能将这颗好苗子收入自己的门下。
顾玺思考了片刻,目光扫过办公室里的每一个人,最后落在了辛从南的脸上,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憧憬:
“我还没有最终决定。科学的领域太广阔了,有很多有趣的方向。我想等我再长大一些,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领域之后,再看看自己对哪个学科最感兴趣。”
前世的研究已经结束了,有机会顾玺会把它们复制出来。重来一世,除了和朋友们的相识外,他会尝试走不同的科研道路。
辛从南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个回答,比那些急功近利地报出某个顶尖大学名字的人,要成熟得多,也更符合一个真正学者的心态。
他思索了片刻,语气变得郑重起来:“顾玺,我有个建议。以你现在的能力和对无壁霍尔推进器项目的贡献,完全可以着手写一篇高质量的SCI论文。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帮你推荐,只要论文质量过硬,国内一所顶尖大学的保送资格,绝不是问题。”
——首先,先把他保送进自己的母校大学再说。
这无疑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提议。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跳过高考,直接获得顶尖大学的保送资格,意味着一条捷径。
顾玺微微侧头,他看着辛从南,认真地思考着这个提议。
“谢谢辛爷爷……不,老师,我会考虑的。”

第72章
接下来的两天, 顾玺没有再参与实验工作,而是好好的陪伴韦乐言。他的背包里带着很多小乐器——长笛、口琴、甚至还有一把迷你尤克里里。
每当韦乐言显露出焦躁情绪时,顾玺就会适时地奏响一段旋律。那些音符像有魔力般, 总能令韦乐言很快平静下来。
离别的日子来得很快。第三天下午,接送的车辆已经在楼下等候。顾玺三人相继上车, 韦乐言站在门口依依不舍,要不是刘玉珍死死拉着他, 他就跟着上车了。
“乐言就麻烦你们了。”顾玺对他们摇摇手:“有事随时联系我。”
“不客气。”刘玉珍一边用力按着韦乐言,一边对顾玺道:“这几天谢谢你,路上小心。”
顾玺又转向辛从南:“辛老师, 我们先走了。”
特意来送行的辛从南点点头,叮嘱道:“回去之后, 尽快找时间把《无壁霍尔推进器》相关论文写出来, 我帮你看看。”
顾玺笑着点头:“好的,我一回去就整理资料, 会尽快把论文 draft 弄出来。”
对他而言, 撰写一篇SCI论文不算难事。
“嗯。”南院士满意地点头:“学术上的事,不能只停留在脑子里,要落在纸面上,经得起推敲,才能推动进步。”
“我明白,辛老师。”汽车开始启动,顾玺对他们招手:“您多保重身体,我以后有时间再来看你们。”
“去吧,路上注意安全。”
回到家时已是深夜,暖黄色的灯光把屋子照得明亮温馨。顾玺刚把行李放在玄关,就听见韩漓低沉的声音传来:"顾玺, 过来。"
韩漓将一杯温牛奶放在顾玺身前的茶几上,顺势在沙发对面坐下,身体微微前倾,凌厉的目光落在顾玺身上。
柏瑾之则靠在一旁的单人沙发上,双手抱臂,脸上面无表情的审视着顾玺。
“顾玺……”韩漓率先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之前在那边不好问你,我们想知道,你那些理工知识……是什么时候开始学的?”
“书房里啊……”顾玺回答得很坦然:“书架上不都是我买的理工书吗?”
韩漓和柏瑾之对视一眼。
书房里那整整一面墙的书,从基础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到深奥的《算法导论》《数据结构与分析》,甚至还有几本冷门的量子物理和人工智能前沿著作,他们是知道的。
“你……都看完了?”韩漓的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那不是几本,是上百本,本本厚重,专业性极强。
顾玺点了点头,没有丝毫犹豫:“嗯,都看完了。有些地方不太懂,就查资料或者在网上找课程学,慢慢就理解了。”
他说得云淡风轻,仿佛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柏瑾之皱眉,不太相信:“那些什么《量子场论导论》,《物理力学原理》,是自己看看就能学会的吗?”
顾玺的书房他也进过,一直以为书架上的理工科书籍是顾玺的收集癖,或为了装学霸用的,毕竟顾玺考试成绩一般般。
虽然最近成绩上升不少,但也不可能自己翻翻书就能学会吧?物理是那么简单的东西吗?
顾玺:“瑾之的黑客技术不就是自己学会的?韩哥的乐理知识不也是自己学会的吗?”他理所当然道:“这很难吗?”
客厅里瞬间陷入了沉默。
这么一说两人就能理解了。在别人看来,或许他们的能力也不可思议,但于他们而言,确实看一眼就会了。
“抱歉,我们不该质疑你。”韩漓和柏瑾之轮番道歉,韩漓再问:“那么顾玺,我们继续你和辛院士之前的话题——大学你想考什么专业?有没有心仪的学校?”
提到这个问题,他和柏瑾之神情严肃认真。
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顾玺的未来规划,也关系到他们作为家人和工作伙伴,该如何为他铺路。
顾玺放下水杯,眼神明亮而坚定:“专业……肯定是理工科。学校的话,还在考虑,有几个目标,但还没最终确定。”
“理工科?”韩漓挑了挑眉,语气里带着一丝了然,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所以……你不打算读音乐学院了?”
顾玺再次点头,动作干脆。
柏瑾之的目光锐利起来,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所以,你当初跟我说,因为成绩不好,想走保送,考音乐学院……是骗我的?”
顾玺的身体明显僵住了。差点忘了,当初为了把柏瑾之骗出来,他假装成绩糟糕,编造了被音乐学院教授诱骗的戏码。
“瑾之,对不起!”顾玺道歉得干脆利落又真诚:“当初骗了你,我只是太想见到你了。”
柏瑾之看他认错得那么干脆,原本那点被“欺骗”的不爽瞬间烟消云散。
他无奈地“哼哼”几声,伸手揉了揉顾玺的头发,动作有些粗鲁,语气却软了下来:“行了行了,过去就不提了……而且,我也很高兴能认识你。”
韩漓一直在旁边静静地看着,片刻后上前,轻轻拍了拍顾玺的肩膀:“顾玺,看着我。”
顾玺抬起头,对上韩漓关切的神色。
“你真的……一点都不想读音乐学院了吗?你的音乐天赋那么好,在舞台上也很有魅力,你知道有多少人羡慕你这样的天赋吗?”
他不是在劝说,而是在认真地确认。
顾玺迎着韩漓的目光,眼神清澈而坚定:“韩哥,我知道。我确实也喜欢唱歌,喜欢舞台。但是……”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比起站在聚光灯下,我好像对那些代码、那些公式、那些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技术更感兴趣。”
“我想探索事物运行的原理,想创造出一些东西。这是……和舞台上不一样的感觉,是我真正向往的未来。”
韩漓看着顾玺眼中闪烁的、对另一个领域的热情光芒。那是他在谈论音乐时不曾见过的、一种更为深沉和执着的光。
他沉默几秒,然后露出了一个温柔的笑容:“好。我们尊重你的志向。”
“顾玺,不管你以后是当明星,还是当科学家、工程师,或者其他什么职业,我们只希望你能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只要是你发自内心的决定,我们都会支持。”
“是啊。”柏瑾之接话,语气恢复了平时的随意:“想学理工就去学吧,不过丑话说在前头,作曲也不能落下。也不要求你像以前那么多,但至少一年给我写几首。”
尽管他们同不同意,都不能影响顾玺未来的道路。但此时听着他们理解和支持的话语,顾玺还是感觉一股暖流瞬间涌上心头。
“韩哥,瑾之,谢谢你们。”
自那夜坦诚的开诚布公后不久,家里那间原本堆放闲置衣物的空屋,悄然变了模样。
韩漓找来了专业团队,拆掉华丽的吊灯,换上了实验室专用的无影灯;柔软的地毯被防滑地砖取代,墙面上挂满了白板和公式图表。
最显眼的是房间中央那张定制的金属实验台,上面摆满了示波器、频谱分析仪,甚至还有一台价值不菲的小型低温恒温器——这是韩漓托了三层关系,从国外实验室“淘”来的二手设备。
虽比不上韦乐言团队的航天实验室那般尖端,却足够支撑顾玺做一些基础的凝聚态物理实验。
顾玺第一次走进这间实验室时,看着熟悉的仪器设备,眼里满是震惊。
有些设备,他都只敢想进入大学后,借用学校实验室,根本没想过能买回家。
“韩哥,这些你花了多少钱?”
韩漓靠在门框上,不在意的摆手:“钱不是问题,你别管,想要什么再跟我说。”
顾玺深深看向他:“足够了,谢谢你,韩哥。”
伴随着实验室的落成,柏瑾之开始着手调整顾玺的社交媒体运营策略。他不再发布顾玺弹琴或日常生活照,而是将镜头对准了实验室:
文案:“今天尝试复现超导量子干涉仪的基础实验,冷却到4.2K的过程像拆盲盒(冻手警告)”。
——配图:顾玺戴着护目镜,在实验台前操作低温设备,玻璃容器里凝结着白色的雾气。
文案:“被‘波粒二象性’绕晕的第N天,求大佬拯救我的脑细胞”。
——配图:白板上写满了量子力学公式,顾玺的手握着马克笔,正在修改一个矩阵方程,
文案:“谁说理科生不懂浪漫?至少我们知道‘熵增’是宇宙的终极浪漫”。
——配图:书桌上堆着《费曼物理学讲义》和《量子场论导论》。
连续几天如此内容发布后,评论区从一开始粉丝日常吹捧的“弟弟真棒”,到真爱粉不满的质问。
“宣传在搞什么?顾玺不是文科学霸吗?当初作文大赛一等奖的作文我还能背呢!”
“突然发物理实验?不要拍几张照片就说懂物理了,别为了博眼球乱立人设啊!”
“拒绝理科学霸人设!我们喜欢的是那个能写优美文字、唱情歌的顾玺!”
“如果这些不是剧照,你们就是在毁掉顾玺!”
质疑声铺天盖地,甚至有粉丝跑到韩漓的账户下抗议,怀疑他们在捧杀顾玺。

质疑声铺天盖地, 甚至有粉丝跑到韩漓的账号下抗议,怀疑他们在捧杀顾玺。
运营部的助理孟灵哭丧着脸:“柏总监,粉丝都说我们在瞎搞, 阅读量和互动量虽然涨了,但被骂得很严重啊……”
“别着急, 我看看……”柏瑾之不紧不慢地点开桌面电脑,刷了下评论区。
“韩漓工作室能不能干点人事?顾玺明明是文科学霸, 硬要往理科学霸上靠,捧杀也不是这么个捧法吧!”
“以前通稿文科学霸,现在突然搞这出, 运营脑子进水了?”
“心疼顾玺,被公司当工具人。韩漓是不是看顾玺最近势头好, 就硬塞资源搞这种虚头巴脑的人设?”
“抵制韩漓工作室的迷惑操作!还顾玺一个清白!”
柏瑾之:“这不挺好吗, 都是维护顾玺的。”
孟灵:“可是我们被骂了啊……”
太冤枉了,他们运营部也是一心一意为顾玺服务的。鬼知道柏总监为什么突然要搞“理科学霸”的宣传, 害他们被粉丝追着骂。
柏瑾之在电脑键盘上敲击几下, 显示出顾玺社交账号的粉丝增长曲线,互动内容词云分析数据对比。
“有意思......”柏瑾之微微眯起眼,放大了屏幕上的一个数据节点——在发布实验室照片之前,顾玺的日常照片下,点击和留言数据每日下滑。
自从发布实验室照片后,粉丝互动量的数据曲线,就以一种近乎夸张的幅度反弹回来。
柏瑾之将电脑屏幕转向孟灵,让她看清词云分析数据:“看出什么了吗?”
孟灵愣了一下:“负面词汇占比78%......”
“再看仔细点。”柏瑾之将图表放大:“‘担心’‘保护’‘支持’这些词的出现频率是平时的16倍。”
他的指尖划过一条陡峭的曲线:“而且,这些互动用户中,有30%是三个月内没有活跃过的沉睡粉丝。”
孟灵突然明白了什么,眼睛微微睁大:“他们是因为担心顾玺被公司‘欺负’, 才特意回来声援的?”
柏瑾之的嘴角勾起一抹狐狸般的笑容。他原本是为了给顾玺的未来铺路,才转变营销方案。没想到粉丝的反应那么激烈,连向来潜水的粉丝都炸出来了。
“粉丝经济最怕的不是骂声,而是没有话题。”
他调出一组对比数据:“顾玺前两个月的日常动态,平均互动量不到五万,而这次......”他指向一个惊人的数字:“已经突破八十万了。”
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推开,顾玺快步走了进来。韩漓已经进组拍戏,他不想自己在家,今天难得来趟公司,就听到运营部的员工抱怨。打开社媒账号才发现柏瑾之不知什么时候又偷拍了他在实验室的照片。
“瑾之,粉丝们都在担心我被公司胁迫,这件事必须澄清。实验室的照片也不要发了,还是按以前的吧。”
顾玺叹了口气,文科学霸就文科学霸吧,谁叫他在理科目前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反而文科拿奖。
“顾玺,相信我,我有自己的计划。”柏瑾之不慌不忙地问顾玺:“对了,你那篇SCI论文进度怎么样了?”
“初稿已经发给辛老师了。”顾玺道:“审核最快也要半年才能发表。”
“半年啊......”柏瑾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突然按下内线电话:“张秘书,来我办公室一趟。”
张显走进办公室时,立刻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氛。
顾玺坐在沙发上,一脸好奇地看向他,孟灵站在电脑前,神情委屈;而柏总监......那笑容让他后背一凉。
“张秘书。”柏瑾之亲切地招手:“有个好消息告诉你。”
张显警惕地停在距离办公桌两米远的地方:“总监,您先说事。”
“公司决定任命你为代理运营部长。”柏瑾之推过来一份任命书:“即刻生效。”
张显的目光在任命书上扫过,又看向顾玺和孟灵古怪的表情,突然明白了什么:“总监,您这是要我去顶雷?”
推书 20234-11-04 : 除咒怨by赵小北》:[穿越重生] 《除咒怨》作者:赵小北【完结】番茄2025-10-19完结双男主纯爱现代穿越魂穿21.1万字文案:  他们的诅咒第三世会解除吗?  三世的情缘能否换来一个结果?  刚回头的那个人就已经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