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世佳公子————褐酒[上]

作者:褐酒[上]  录入:12-22

陶小善想了一想又说:"我还要学吹箫!"
陶清客奇道:
"噢?你还有这个雅兴?"
陶小善咬牙切齿的说:"姓苏的会什么,我也要会什么!"
天气渐渐转入深冬,陶清客每日除了教陶小善习武读书吹箫之外,甚少出门。陶小善却充分展现了孩子的顽皮和好奇,整天除了学习,治病和研究厨艺之外,还到处闲逛。这一天正是寒风呼啸,
大雪纷飞,陶清客裹了裘衣,靠着火盆看书,不知不觉打起瞌睡来。只听见陶小善蹑手蹑脚走进来,站在他面前半天不动,陶清客装着不醒,想看看他要干什么。小善往他脸上吹气,见他不理,
索性爬到他腿上,像个小动物似的在他怀里蹭来蹭去,陶清客被他蹭的发痒,忍不住笑了出来,道:"好啦好啦,我醒了还不成么?"说着把他抱好,放在腿上,仔细端量,陶小善经过几个月的休养,
伤口不但完全愈合,还长出了柔嫩的新皮,本来面目也渐渐看的清楚了,这孩子五官极标志,尤其一双星目炯炯有神,加上调养得当,脸颊丰满,面色红润,虽然仍有疤痕,却仍然叫人看了不想移开眼。
陶清客笑道:"我们家小善长大了会是个美男子呢!"
陶小善第一次听别人夸自己长得美,一时没办法接受,撅着嘴说:"这么多疤,能好看到哪儿去?"
陶清客揉着他已经长满细细的额发的小脑袋笑道:"这个好办,我这儿有个宫廷秘方,叫香肌白玉膏,调了给你天天抹一点,疤就好了。"
陶小善虽说:
"谁要老太婆抹的东西!"神色却很高兴,陶清客心里笑他到底是个小孩子,又道:"小善你最近气色好很多,人也长胖了,再过几天,我都抱不动了!"
陶小善指着怀里道:
"因为还有它呢,当然就重了。"陶清客这才发现陶小善的裘衣里还有一双眼睛正好奇的盯着他看,仔细看清了那团毛乎乎的物事后,他几乎惊跳起来,"老虎!你从哪弄来的?"
"捡的呗!"
"这是随便捡得的么?母虎不见了小虎,便会跟踪气味而来,到时候就麻烦了。"
"母老虎被猎户打死了,
我亲眼看见的,现在外边那么冷,我不捡它,它就冻死了!"陶小善爱怜的摸着小老虎的脑袋,又说:"你不是爱捡东西么,多它一个也不算什么。"
陶清客闻言一怔,心里想到:原来他和老虎是同病相怜。轻轻斥责道:"胡说,怎么把自己当东西!"看那小虎眼神一片天真,十分可爱,又想到难得小善展现孩子的善良一面,便叹了一口气说:"罢了,
你就留下它吧,不过你要看好他,别让它咬烂了我的书!"
陶小善不屑的说:"老头子你怎么这么小气!我家小黄才不会呢。"
"噢,
名字都有了?"
"对呀,它叫陶小黄!"小善把小黄举起来,小老虎扑腾扑腾蹬起腿来。
陶清客苦笑道:"叫小黄就行了,陶就不必了吧!"
第十一章
转眼间就快要过年了。
这一天,陶清客做好了一颗药丸,便走出竹寮晒太阳,一抬眼,就看见陶小善聚精会神地看着小黄耍弄一只鸽子,那鸽子显然受了伤,飞不起来了。陶清客马上冲去虎口夺鸽,小老虎不依不饶,
扑上来像小猫似的嗷嗷叫起来,小善道:"不知哪里来的鸽子,停这儿不走了!"
陶清客不满的说:"什么哪里的,它叫小花,到这个家比你还早三年,做与外界通信之用,你们怎地这样欺负它?"
陶小善翻翻白眼,叫过小黄自去了。陶清客这才取下鸽子腿上的字条,看过之后,脸色凝重起来。
晚上吃过晚饭,陶清客叫过小善,表情严肃地对他说:"小善,我们要搬家了!"
"噢?
搬哪里去?住得好好的,干吗要搬家?"
陶清客说:"冯衔玉已经在一个星期前攻陷了虞州城,恐怕很快就会到这里来。我现在领你去一个地方。"
小善便跟了他往玺池方向走去,进了山洞,陶清客便在岩壁上摸索起来,找到了一个凹洞形的机关。他掏出一个金色的长命锁来,按在机关上,只听得咔的一声,有什么东西插进了锁眼,伴着锁的解开,周围一阵轻轻的闷响。
陶小善奇道:
"这个机关有意思,用锁开钥匙!不过门到底在哪里啊?"
陶清客笑吟吟拨开岩壁上的藤蔓,露出一个一人多高的洞口来,两个人便钻了进去,里面是一个石室,
整齐的堆着许多装饰华丽的大小箱子,屋角处有四个一人多高的宫灯,里面放着鸡蛋大小的夜明珠,散发着柔和的光线,陶小善被这奇景迷住了,一时间站着没动,嘴巴张成O形,半天说道:
"老头子,你这不是挺有钱的么?干吗还卖草药呢?"
陶清客笑笑说:"这里的钱财再多,也不是我的。怎比得自力更生赚来的花的舒心?小善你看,这里的财宝古玩,
富可敌国,你喜欢什么,随便挑个玩吧。"陶小善斜着眼睛看他,道:"我若是挑了,岂不是让你看扁了么?
我虽然穷惯了,可也不贪财。你这个什么富可敌国我才不稀罕!"
陶清客笑到:"珠宝是俗,古董却是好的,你看这个前朝的铜花瓷碗,纹络细腻,举世无双,再看这个--"
陶小善道:"还不一样都是碗!"
陶清客摇头苦笑,道:"这个我以后慢慢教你吧,你到这里来。"
两人又往里走,原来里面又是一间石室,立着许多直到屋顶的木架,堆满了书籍卷宗,上面积了厚厚的尘土,
陶清客道:"这里都是治国平天下的兵书文卷,还有一些武学秘籍,小善你若是好好读了这里的书,将来必是不世之才!"
陶小善道:"有你教我不就够了么!读这么多书,哪有时间做菜了。"
陶清客又摇头苦笑,道:"你怎么学我这样懒惰?父亲曾建议我看这些书,当时我也拒绝了,不然这里也不会有这么多灰尘了。"
两人继续前行,里面还有个小小的石室,却只有一块青色的石碑和一把破烂的瑶琴,碑上刻着两行字: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陶小善道:"咦,这碑怎么没有名字?"
陶清客凝视碑文半晌,轻轻地说:"这里便是我的父亲,前朝颖惠帝陶兰程埋骨之地。"
言罢轻抚瑶琴,
又道:"这把琴叫知音,是我家祖传至宝,父亲生平最钟爱之物。父亲生前常说,但得生前欢,不要死后名。
他一生来去潇洒,独独这把瑶琴舍不下,小善你说,父亲他是不是很痴?"
陶小善盯着碑文道:"我倒觉得这两句话没什么道理。我从小吃尽了人间苦,也没觉得活着没意思,
反倒拼了命想活下去。现在天天都快活得很,就更不想死了。你父亲是不是失了江山,心里不高兴,所以总想死啊。"
陶清客道:"江山在他眼里不过是个卸去的重担,对于作普通人的隐居生活,我们已经习惯很久了,父亲也常对我说不生在皇家反而是好事呢。"
"那他干吗想不开,觉得活着没意思?"
陶清客不语,半晌幽幽道:"小善你还是个孩子,大人的很多事你都不明白。人在失去挚爱之时,便会心灰意冷,
度日如年。你长大了或许会明白父亲当年的心境。"
陶小善见他悲伤不语,也就不说话,两个人默默站了一会,陶清客道:"我们明天就搬到这里来住吧。"陶小善点点头。
于是次日起两人就把第一间石室收拾干净,从竹寮搬运生活用品。几天后,要搬的东西都差不多了,陶清客便说:"这里没有地方做饭了,我们到山下去吃吧。"
两个人便高高兴兴的下山,走到镇口,眼尖的小善手指着前方道:"咦,那个不是--"
陶清客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身披白裘,面如冠玉的公子正从一辆裘车上下来,那俊秀的样貌,
不是苏澄是谁,他身边除了侍卫,紧跟着四个装束各异的武林人士,一行人进了镇上唯一一家酒楼-不醉不归居。
陶小善道:"怎么是他?他不是吃了败仗么,怎么倒比姓冯的来得快?"
陶清客笑道:
"冯衔玉早就来了,你看门口的黑马,不正是虞州城外那晚他骑的那匹么。我看,他们是在这里碰面,咱们看看去,听听他们说什么。"
言罢施展轻功,
抱了小善从二楼跳进去,小二正要上菜,见了他们吓了一跳,道:"两位怎么进来的,今天楼下的客人包场。"
陶小善反应极快,接过菜道:"我们是一起的,你把菜放下走吧。"便把他推出门去,自己坐下大吃起来,
陶清客又好气又好笑的看了他一眼,就把门开了一条缝,向外看去。只见楼下背对着他坐着的是冯衔玉,正悠闲的摇着扇子,他一身黑色的裘衣,只看背影就很有尊贵之气,尤靖龙和三圣手分坐在他两侧。
只见苏澄进来后儒雅一笑,道:"虞州一别,将军可好?"
冯衔玉也是一笑,道:"好的紧,苏公子路途劳顿,也要注意身体才是。"
苏澄身边一人冷笑道:"我们也都好的紧!你沿途派人送的礼,我们照单全收了!"
那人又黑又瘦,声音虽尖细高亢,却中气十足,显然是个高手。
尤靖龙哼了一声道:"败军之将,何足言勇?"
苏澄笑道:
"若不是城中忽然发起伤寒,我军中又缺少良药,侯爷岂会白白将虞州拱手让出?我们还未决战过,怎可提败军二字?"
尤靖龙还想反驳,冯衔玉拦住了他,道:"苏公子一片爱民之心,在下很是佩服。你我虽为敌手,我却并不想害你性命,
派去拦截的刺客,也都不是绝顶的高手,只盼你能知难而退,不料苏公子你也找到了厉害的帮手,这么快就追到这里来了。"
苏澄笑道:
"承蒙将军夸奖,在下愧不敢当。我为将军介绍一下吧。"他指着刚才那个黑瘦的人道:"这位是人称鬼面道人的吴道南道长。"吴道南冷冷一抱拳,算是打个招呼。
苏澄又指着两个人道:
"这二位是五老峰的净公净婆伉俪。"只见那对老人都是鹤发红颜,表情木然,若不是一个簪了髻,一个留着胡子,还真分不出谁是谁。
"这位我认识。"
冯衔玉指着最后的那个相貌堂堂的中年人道:"昆仑派的余掌门,数年前咱们在赫连草原有过数面之缘,没想到在这里又见面了。"
第十二章
只见那人微微一笑,道:"将军好记性。不错,在下正是余成。"
冯衔玉道:"苏公子果然有眼力,请的都是绝顶的好手。不过陶清客我是势在必得,苏公子你若想插手,恐怕不那么容易。"
苏澄悠然道:"既然到这个份儿上了,说什么都是多余的了,大家各凭本事吧,看看谁笑到最后。"
冯衔玉微微笑道:"看来这姓陶的还真是难缠,见他一面先得过关斩将才成。"陶清客听到这里禁不住心里发笑,好你个姓冯的,都这时候了还拿我打趣!忽听林铮厉声道:"吴道南!有个使拳的小娃,是不是被你用毒针暗算的!"
吴道南鄙夷的说:"是又怎的,卧龙山三圣手的徒孙全是脓包饭桶,说出去叫人笑掉大牙。"
林铮气红了脸,
怒道:"你有本事别用下三滥的手段暗箭伤人,要不是冯将军送的解毒灵丹,我的孙子就要少条腿,
今天我就要教训教训你,叫你知道三圣手的厉害!"言罢展动身形,一掌劈去,掌风如刃,生生将一张桌子,劈作两半,碎片全向苏澄飞去,忽见剑光一闪,余掌门已然挡在面前,道:"林老何必迁怒别人,
苏公子他不会武。"只见苏澄面不改色,只是微微皱了眉,站起身换张桌子坐了。林铮不理,已然与吴道南斗在一处了,尤靖龙站起身来对余成一笑,道:"久未领教余兄的剑法,今天正好切磋切磋,请!"
言罢刀已出鞘,只见一片金光以一个漂亮的弧度向余成扫去,余成也是剑光一闪,两柄利刃便发出了铿锵之声。
陶清客心里叹道:不愧是金刀侯的后人,一招一式,都是咄咄逼人。
这里二人斗得难分难解,那里吴道南却处了下风,林铮本就是绝顶高手,现在又狠了心要他的命,
吴道南心底害怕起来,猛地卖个破绽,就要跌倒,林铮不知有诈,赶上就补一掌,吴道南忽地拿出一个圆筒,轻轻一转,林铮疾疾后退,只见细如牛毛的毒针,雪片般飞了出来,眼看众人都要受伤。
忽听得韩冲一声地动山摇的大吼:"小二,怎么还--不--上--菜--!"这一吼震的合楼俱颤,漫天针雨转了方向,向苏澄等人飞去,只见两个白花花的人影,忽然飘过来以惊人的速度旋转起来,将毒针弹到了屋梁之上。
陶清客不禁叹道:想不到净公净婆的弹功练到了如此境地。这一下大家都住了手,尤靖龙对着早吓呆了的吴道南吼道:"你想把人都害死么?"
这时店小二哆哆嗦嗦的爬出来,结结巴巴地说:"大,大爷,菜,菜已经,已经送,送给楼,楼上的客,客人啦。他说,说是你们一,一起的。"众人听罢面面相觑,突然都噌的一下站起来,向楼上望去。
陶清客不由苦笑,看来不出去不行了,回头看看小善,早就吃的心满意足,他拉开门,潇洒的站出来俯瞰楼下的众人,
朗声笑道:"众位远道而来,陶某未能略尽地主之谊,小善反而把各位的酒菜吃了,实在抱歉,
我赔你们银子吧。"
苏澄见到他心里欢喜,禁不住调笑道:"把你赔给我不就好啦。"
冯衔玉闻言剑眉一挑,慢慢地说:"这酒菜是我们要的,要赔也得赔给我!"
两人对视一眼,
火药味儿渐浓,陶小善忽然钻出来道:"菜是我吃的,要赔就找我。"
众人猛然见到一个小孩儿钻出来,都怔了一怔,吴道南心思一转,便嘿嘿冷笑道:"好,就你赔好了!"
言罢飞身向小善抓去,忽听林铮大喝一声,也扑身上前来,两人便又纠缠在一块,小善几月来已颇有根基,左躲右闪避开两人竟毫不费力。
陶清客却怕他吃亏,刚要过去,只见两团白影飘然而至,净公净婆一左一右拦住了他的去路,陶清客忙定神应付。净公净婆攻势凌厉,速度奇快,陶清客却不慌不忙,从容应对,直看得众人眼花缭乱,
韩冲忽然吼道:"只你们几个打,太不过瘾,我们也要凑个热闹。言罢拽了谭平,跳入圈中,陶清客以一敌四,竟毫不慌张,只听他边打便笑道:"四位前辈武功盖世,请手下留情,莫要逼人太甚才好。"
忽听陶小善"哎呦"了一声,原来吴道南抓住了他的手,他一痛,便叫了出来,陶清客大惊,手中突然多了一物,以常人不可思议的速度急向四人的颈,腹扫去,四人躲闪不及,硬生生的各中一下,
被弹到几米之外。四人站稳身形后,忙拼命运气抵住涌起的血气,净婆木然的脸上闪出了一丝差异,"天剑十八式?"
"不错。"陶清客说道,收起了手中的玉箫,"若我手里的不是箫而是剑,四位前辈恐怕要命丧当场了。"
这时陶小善狠狠咬了吴道南一口,吴道南吃痛,就放开了他,他趁机跑到陶清客身后躲起来,只伸个脑袋在外头。
推书 20234-12-22 :风雨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