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世佳公子————褐酒[上]

作者:褐酒[上]  录入:12-22

陶清客见小善无恙,也就松了一口气,又见四人伤的不轻,颇有愧意,便掏出一个玉瓶道:"晚辈一时救人心切,出手不知轻重,请四位前辈原谅。这里是我密制的补气灵丹,算是对各位的一点补偿。"
四人面面相觑,谁也不肯上前拿走药丸,陶清客又笑道:"我若想害各位,相信不必用下毒的手段。
各位既然都为我而来,我就应该给你们一个交代,这样吧,我就住在这山中的竹寮里,今夜子时,大家一块儿聚聚,咱们来个了断,何如?"
苏澄道:"现在去不好么,为何要等到子时?"
陶清客道:"四位前辈疗伤,恐怕得要几个时辰,况且小善厨艺颇佳,想置备几个小菜款待各位。"
冯衔玉道:"好,今夜子时,不见不散!"
陶清客放下玉瓶,便领了小善,大摇大摆的走出酒楼。两人走出很远,陶清客忽然笑道:"小善,咱们快跑回去收拾收拾走人吧。"
陶小善道:"怎么,你又不是打不过他们,干嘛要跑?"
陶清客道:"这一次我要让他们彻底死心,快走吧。"
两人回到洞府,
收拾了几件衣服,陶小善见陶清客塞了两个竹笛进去,便也跑出去拿了铜花瓷碗进来,陶清客道:"出门带这个干什么?"
陶小善说:
"只许你带小玩意,不许我带喜欢的东西?我离了这碗,饭也吃不香!"
陶清客摇头苦笑:"你倒会挑,价值连城的古董当饭碗用。"
小善道:
"你说是好的那便是好的。"说罢用手擦了擦,小心的放进包袱里。
两人收拾完毕,
小善便去抱了小黄,陶清客却在竹寮前站着发呆。小善看到竹寮前堆着的木柴和陶清客手里的火把,忽然明白他想要干什么了。
陶清客凝视着这曾与亲人相亲相爱共住多年的老宅,童年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不由得一阵酸楚,
幽幽的叹道:"想不到这凝满回忆的家园,今天竟要亲自毁在我的手中。"

第十三章
两人走到半山腰,天色已经全黑,陶小善忍不住回头凝望,竹寮大火仍然熊熊,相信苏澄冯衔玉他们也该看到了。
陶小善借着月色,偷偷看了一眼陶清客,见他神色如常,便道:"我们这下无家可归了,往哪里去好?"
陶清客头也不回的笑道:"快过年了,我带你串亲戚去好不好。"
陶小善奇道:"我们还有亲戚?"
陶清客笑道:
"有啊。我师兄风清扬乃是汾州太守,那天的飞鸽传书,就是他送来的。风家原是我姐夫的家臣,我姐姐姐夫遭人毒手之后,留下两个外甥,就由他抚养。那两个孩子年貌与你相当,是一对龙凤胎,叫做郝双珠。"
"不是两个么,怎么只有一个名字。"
陶清客叹了一口气,道:"当年仇人寻上门的时候,我父亲凭着昔日的一念之恩,说动那人留下叫郝双珠的孩子,从此这两个孩子只能叫一个名字了。"
陶清客又说:
"风师兄对这两个孩子宠爱非常。他们虽年纪尚小,却十分顽劣,真是一对魔星。我怕你去了之后,他们会欺负你。"
陶小善哼了一声,道:"还不知道谁欺负谁呢?"
两天后的夜晚,两个人已经站在汾州太守府外了,门上挂了两个大大的红灯笼,府内灯火通明,传来一阵欢歌笑语,隐隐有过节的气氛了。
门头见是陶清客,忙让进府去,叫人进去通报,说舅老爷来了。陶小善跟了陶清客穿过一个颇大的院子,
进了一个很大的厅堂里,来来往往的家丁丫鬟衣着光鲜,谦恭有礼,四下里的摆设都颇有品味,显示主人是个豪门世家。
只见一群人从角门掀了帘子进来,为首一人身材挺拔,眉目俊朗,虽然常常微微含笑,却不怒自威,沉稳干练,此人正是风清扬。他见了陶清客,便笑吟吟的说道:"清儿你怎么不先打个招呼就来啦。"
转眼又看见了陶小善,便微笑着上下打量了几眼,道:"这就是你说的那个孩子么?"
陶清客笑道:"是啊。"拽了拽小善,柔声道:"快叫哥哥啊。"
谁知陶小善怕生,硬是不作声,一双大眼冷冷的盯着风清扬,缩在陶清客背后不肯出来。风清扬笑道:
"小孩子怕生,没什么。阿双阿珠,快过来给舅舅请安。"
陶小善这才看见风清扬背后并排站着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个头跟他差不多,真个一对金童玉女,模样十分好看。
两个孩子虽然长相相似,表情却不同,女孩儿面如冰霜,一双大眼探究地在小善身上扫来扫去,
男孩儿长得很黑,一副顽童表情,两只亮晶晶的眼睛咕噜咕噜转着,盯着陶小善怀里的老虎,两个孩子异口同声的说:"舅舅好。"
陶清客笑吟吟说道:"一年不见,又长高了。来,给舅舅抱抱。"两个孩子便扑过来,蹦到他身上,
陶清客被他们冲的一倒,几个人笑成一团。陶小善见了这情景,心里一酸,突然感到自己是个多余的人,便冷冷的别过头去。
那男孩儿道:"他是谁?"
陶清客道:"他叫小善,和我住在一起,你们以后一起玩吧,可不许欺负他!"那男孩儿早看见了小善的嫉妒眼神,
便更加卖力的在陶清客怀里撒起娇来,陶小善气的嘴角直抖,冷个脸不作声。那女孩儿眼尖看见了,便饶有兴味的盯着他看。
第二天一大早,陶清客便跟着风清扬出去了,嘱咐小善乖乖在家呆着。陶小善闲得发闷,便带了小黄在花园里散步。
他呆呆的坐在假山旁边,看着小黄咬着一片树叶。 "那只老虎是你的么?"黑脸男孩子突然从假山上探出头来问道。
陶小善想起昨晚的事,便冷冷的不理他。
"挺好玩的,借我抱抱呗。"那男孩儿厚着脸皮说。陶小善还是不理他,男孩儿便撅了嘴道:"噢,我知道了,
你是哑巴,我自己来抓好了!"说着从假山上跳下来,向小黄扑去,陶小善忙起身抱起小黄就跑,男孩儿赶紧跟上揪住他,两个人撕扯起来,
小老虎被挤得发闷,挣脱逃跑了,两个人就扭打在一起。
女孩儿带了丫鬟闻声而至,众人忙给拉开了,两个人还犹自气哼哼的,女孩道:"你们为什么打架?"
陶小善怒道:"他抢我的老虎,还打人!"
只见女孩儿站到他哥哥面前,啪的一声给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打得众人一愣, "叫你欺负人!"
女孩盛气凌人的说,男孩儿气的嘴唇直抖,却攥紧了拳不肯还手。
陶小善先是震惊,
后是好笑,忍不住哈哈哈的笑起来,只见那女孩儿转过身来,啪的一声又给了他一个耳光,怒道:"只有我能打我哥哥,你凭什么打他?"
陶小善当场愣住,片刻之后怒从心起,吼道:"臭丫头,你打我!"便扑过去要打她,男孩儿见状也扑过来。三个孩子扭在一处,众丫鬟又是吃惊又是好笑,忙七手八脚的拉开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
三个孩子便耷拉着脑袋站在屋子中间挨训。风清扬看看女孩儿皱巴巴的衣服,又看看两个男孩子脸上的瘀青,
怒向男孩儿道:"看你做的好事,把妹妹也给连累了,小善是客人,你怎的不分青红皂白就随便欺负,还不快去道歉!"
男孩子似乎十分不服气,鼓着腮帮子不说话,陶清客叹了口气道:"小善也有错,,阿双你快领妹妹换衣服去吧!"
男孩子抬头看看风清扬,见他黑着脸,便不敢动,陶清客站起身,领了小善,对风清扬说:"让他去吧。"
风清扬便点了点头,两个孩子手拉手出去了。
陶清客回到屋里,一边给他脸上上药,一边叹着气。陶小善赌气道:"你心疼外甥了?干吗还管我。"
陶清客忧愁的看了他一眼,道:"我本想给你找个年纪相仿的玩伴儿,不料却成了冤家。今天的事你确实也有错,
我可不会护短。我看过了年之后,我们就回去吧。"
陶小善见他神色烦恼,知道自己这次确实有些过分,心里懊恼,暗暗打定主意在回去之前不再惹麻烦。
第二天中午,三个孩子又坐在一起吃饭,男孩子仍是嬉皮笑脸的,拼命地逗小善说话,小善只是不理,男孩子看到小善手里的瓷碗十分精致,便凑过去道:"怎么和我家的碗不一样,给我看看!"
说完就去抢碗。小善忙捧住了不让他靠近,两个孩子又扭在一起,只听咣当一声,瓷碗摔在地上,虽有铜花的保护,并未粉碎,碗边上却有了个大大的缺口。陶小善一看,眼泪差点掉出来,
那可是陶清客送给他的宝贝,现在竟然打破了,最可气的是,还要忍着不能发作,不由得悲从中来,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男孩子见他愣愣的盯着地上的破碗马上要哭出来,不由得心里害怕,转身溜了。女孩子走过来,
拿个手绢给他把眼泪擦了,问道:"你很喜欢这个碗么?"
陶小善点点头,女孩子又鄙夷地说道:"男孩子哭哭啼啼像什么,看我给你报仇!"说着拉他去到前庭,
风陶二人正在那里说话,陶小善瞥见阿双正躲在帘子后,就扯扯阿珠的衣角,阿珠会意一笑,
走上前去钻到风清扬的怀里撒起娇来,小善本以为阿珠告个状罢了,没想到她的行为如此古怪,
便向阿双看去,只见那男孩子眼中露出了深深的受伤神色,见他看他,一扭头跑了,小善一怔,心里头便明白了,原来他和自己一样,都在吃别人的醋。从庭里出来,阿珠便道:"你可解气了?"
小善道:"碗破了怎么也赔不来的。"
阿珠半天不说话,一会儿说:"我可连哥哥都得罪了,赔个碗总值吧。"又过了一会,说:"你们都是这样,
把他们当宝贝一样护着,活该吃醋!"
陶小善明知道她说的什么意思,只当听不懂,两个人便闷闷的玩去了。
第十四章
这两天小善便和阿珠好起来,她哥哥见了,越发愤愤地,收了嬉皮笑脸的神色,只是哀怨的瞪着他俩。
这天老管家说要带着少爷小姐去逛庙会,小善缠着陶清客说要带小黄一起去,陶清客死活不答应,小善便赌了气不去了,只有郝双珠兄妹出门。中午小善正在家里生着气,忽然听到外面吵吵闹闹的,说是小姐出事了。
陶小善忙跟着众人进了阿珠的屋子,只见她面色铁青,双眼紧闭,显然是中了毒。阿双正紧紧抱着她轻轻摇晃,声音带着哭腔:"阿珠,阿珠你怎么样?"
这时陶清客和一身官服的风清扬冲进来,陶清客忙给阿珠把脉,风清扬便问了老管家来龙去脉,老管家说:
"老奴去买香火,嘱咐少爷小姐好生站着,不料一回头,少爷没了,小姐也没了,老奴便急着去找,一出门便找到了少爷,少爷见小姐没了,也慌了,咱们便叫人满城找起来,听家丁说,是被人下了药拐走了,
追了半天才把人扔下跑了。"阿双急红了眼睛,哭道:"都怪我,跟她闹别扭,在庙里扔下她不管。妹妹要是死了,我也不活了!"
风清扬见他悔恨万分,也不忍心斥责他,叹了口气道:"不许胡说,都活得好好的,干吗要死。"
忽听陶清客道:"所幸不是什么剧毒,吃了这颗药,调养几天就好了。"说着拿出一颗药丸命人用水给阿珠灌了,半天后,她的脸色渐渐好起来。
风清扬松了一口气,对阿双道:"你平素顽劣,今天得到了教训。只盼你从今后能乖乖听话,不再惹事生非才好!"
郝双珠耷拉个脑袋站在地上,像被霜打过的茄子一般,半天不敢说话。小善看他的模样十分可怜,又想到事情发生到这一步,自己也有责任,对他的不满便烟消云,只剩下同情。
到了晚上,
阿珠还没醒,陶清客和风清扬不合眼的守在她身边。阿双也不肯睡,默默地站在院子里发愣,小善抱了小黄凑到他跟前,道:"喏,给你抱一抱。"
阿双不敢相信的看看他,便接过来爱不释手的搂在怀里,摸了又摸,亲了又亲,小善又道:"它叫陶小黄。"
言罢对阿双露齿一笑,阿双顿时兴高采烈起来,道:"好小黄,我叫郝双珠,记住了么?"吧的一口又亲上去。
于是小善又跟阿双好起来。两个人一块去看醒来的阿珠的时候,面色苍白的阿珠盯着他俩左看右看,忍不住讽刺道:"呦,我昏了不过一天,你们两个又好啦。前几天是哪几个为点鸡毛蒜皮打的头破血流的?"
阿双不好意思的说:"那时候小善总是不理我,我想逗他说话罢了。"
小善微微一笑,掏出菊送给他的蛇眼琥珀,道:"这个送给你们,有了它就可以百毒不侵。"阿珠接过来,
翻来覆去的看。阿双见她爱不释手,便找个锦绳穿了,戴在她脖子上。
三个孩子从此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转眼间除夕就到了,风清扬摆了家宴,给几个孩子都穿了新衣服,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饭。风清扬见几个孩子在饭桌上打打闹闹,就笑道:"别闹了,再闹桌子要翻了。我现在要给压岁钱,谁不老实就没份了!"
言罢招招手,一旁的丫鬟便端来两个红布盖的漆盘。打开一个,里面整齐的放着三只玉兔。郝双珠兄妹便扑到他怀里抢夺起来,风清扬拿了一个,对小善说:"来,小善,这个是你的,快来拿阿。"
陶小善乖巧的接过玉兔,道:"谢谢风老头儿!"
风清扬听了一怔,陶清客忍不住笑道:"这孩子,这么大了还不会叫人!"又对风清扬说:"他见了男的便叫老头,
见了女的就叫老太婆,他肯谢你,已是十分难得了。"
只听阿双说:"舅舅今年给个什么?"
陶清客笑着打开另一只漆盘,里面是两支竹笛,道:"这是我亲手做的笛子,你们拿去玩吧。"郝双珠便又扑过来抢笛子,阿双左手拿兔子,右手拿笛子,玩弄了一阵,便道:"怎么只有两个,小善的呢?"
阿珠道:"小善的一定是那个瓷碗,叫你给打破了!"阿双听了就不好意思地低了头嘿嘿傻笑,
陶清客笑吟吟地拿出那个金色长命锁来,道:"怎么没有?这个就是。小善,你过来。"陶小善迟疑的走到他跟前,
陶清客亲手给他戴上了,笑道:"但愿你能长命百岁!"风清扬若有所思的盯着陶清客笑道:"真是份大礼,小善,你可要收好了。"
刚才见郝双珠得了竹笛没有自己的,陶小善颇失望。现在陶清客竟送给自己如此贵重的"礼物",他心里突然说不出的欢喜,
碍着风清扬不好发作,就只是捧了摸来摸去傻笑。郝双珠也凑上来看,趁着这工夫,风清扬低声笑对陶清客说:"你决定了?"
陶清客目光柔和地看着三个孩子,道:"这东西,原该他作主才是。"
过了年,天气就渐渐转暖,陶小善每日与郝双珠兄妹厮闹,感情日渐深厚。这天,陶清客与风清扬在堂上坐了,
把三个孩子叫来说话,陶清客对小善说:"小善,我要走了。"
陶小善道:"噢?我们这么快就要回去啦。"
陶清客笑道:
"你舍不得郝双珠么?那好,你留下来跟风师兄他们一起住吧。"陶小善突然变了脸色,嘴唇哆嗦起来,"陶老头儿,你不要我啦!"

推书 20234-12-22 :风雨同行————》: .....